分流石圓環
分流石圓環是香港一個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的遺跡,位於新界大嶼山西南的分流,於1983年4月15日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分流石圓環是一組長2.7米、寬1.7米的橢圓形結構,由約20塊未經琢磨的石塊刻意堆疊而成,排列有序。堆疊石圓環的目的難以稽考,考古學家估計是與祭祀儀式有關。

大嶼山分流石圓環

這圈未經琢磨的石塊,似是刻意堆疊,形成一組長2.7米、寬1.7米的橢圓形結構。石塊排列有序,正好說明人工砌築的痕蹟。用大塊石頭堆疊成形形色色的結構,是新石器時代晚期及青銅時代早期文化特徵之一,分佈範圍遍及世界各地;分流的石圓環,很可能也屬這類結構。相類的巨石結構,在中國也有發現;香港出土新石器和青銅時代的文物既然十分豐富,石圓環的發現,當非偶然。堆疊石圓環的目的已無法稽考,但大抵與祭祀儀式有關。

分流石圓環於一九八三年列為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