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是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舉辦的事業單位,主要承擔大橋主體部分的建設、運營、維護和管理的組織實施等工作。
港珠澳大橋啟用後,大幅縮短了來往香港、珠海、澳門三地的交通時間,行車時間僅需一小時左右,而且不需要再繞經虎門大橋;而港珠澳也會形成「一小時生活圈」,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有象徵意義。大橋的使用者進入香港後亦可經香港的快速公路,包括深港西部通道前往深圳。
港珠澳大橋是中國新的地標性建築之一,英國《衛報》稱之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新華社報導國家級建設港珠澳大橋創造外海築島的「中國速度」,使用221天完成兩人工島築島的世界工程記錄,縮短工期超過2年,並實現了綠色施工,又形容大橋是「中國乃至當今世界規模最大、標準最高、最具挑戰性的跨海橋梁工程,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
工程融資
港珠澳大橋原計劃採用公開招標形式,即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英文縮寫:BOT)的方案交由私人財團出資興建。大橋主體工程造價預計需762億元人民幣,差額由三地政府按以下比例補貼:香港佔50.2%、中國大陸佔35.1%、澳門佔14.7%,但實際補貼金額則視乎招標結果。私人財團可營運大橋50年,期間可收取過橋費用,預計36年半可以收回成本。
其後,消息透露港珠澳大橋將不會採用BOT方式融資,改以3地政府全資興建。最終於2008年8月5日,三地政府就融資問題達成共識,估計海中橋隧主體工程含息總投資爲385.4億元人民幣。北京當局決定出資投入項目建設後,中國大陸合共出資70億元人民幣[6](佔三地政府出資44.5%),香港出資67.5億元人民幣(佔三地政府出資42.9%),澳門出資19.8億元人民幣(佔三地政府出資12.6%),餘下的58%資金(約200多億)則以貸款方式集資[16][17]。2009年5月22日香港立法會通過撥款港幣90億4,650萬港元(按付款當日價格計算)予主橋的詳細設計和建造工程[18][19],預計分7年支付。
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於2011年10月表示,受到環保評估官司影響,香港段的工程受到阻延,為了追上進度,需要壓縮工程,保守估計造價將上升65億港元。2011年11月18日,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了建造港珠澳大橋香港段的485億港元撥款,工程於2011年12月14日開始。到2016年追加撥款通過後,港府已就港珠澳橋、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工程「斬件式」獲撥款合共1177億港元,當中不少屬超支撥款[22]。
招標工作
Tango-nosources.svg 此章節沒有提供參考來源,內容可能無法查證。
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共接獲3個聯營的投標書,各個聯合體分別由4-5家境內、外的資深橋梁設計諮詢公司所組成,合共15家公司參與競投。經專家評選後,已經選定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聯營為第一中標候選人。
該聯營的其他成員包括丹麥科威國際諮詢公司及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將主要負責海底隧道的設計工作;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主要負責人工島設計工作;香港奧雅納工程顧問公司將與公規院一起負責橋梁工程設計,同時奧雅納公司承擔了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工程的初步設計。聯合體過去曾參與杭州灣跨海大橋、香港昂船洲大橋、深圳灣公路大橋等設計工作。
主橋(含海底隧道)工程總承建商亦為中國交建,與設計公司中標結果相若;其中,海底隧道部分由天津分公司負責興建。